殺人的到底是誰?

一個人拿著刀殺人,殺人的是人還是刀?
一個充斥著惡意與不信任的社會,一件又一件的隨機殺人事件
殺人的是人還是這滿溢的惡意?

具體而論,如果殺人的兇手是個案
像是希特勒這種人
宰了這個人,就不會有消滅猶太人這種滅族的作為
那提早宰了這兇手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如果殺人的兇手不是個案,而是通案時
殺了一個他,還有千千萬萬個他
那宰了兇手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那就必須把問題外化,處理問題而不是處理人
因為還有千千萬萬個沒有前科,有潛在可能性的未來兇手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哥白尼的聖物I─禁忌之石.jpg



新書簡介】
當《波西傑克森》遇上《達文西密碼》
一場攸關全世界安危的尋寶遊戲就此展開

一位教授之死、一組無人理解的密碼、十二件古老聖物
引領四個各有所長的少年少女踏上旅程,只為解開一道橫亙古今的謎題……

「傳說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世界角落埋藏了十二件聖物,若蒐集到全部,就能擁有恣意穿梭時空、駕馭宇宙的強大力量。而如果聖物落入邪惡騎士團手中,我們的世界就會毀於一旦……」

一切都從亨利伯父寄來的亂碼郵件開始,韋德在收到這封詭異的信後不久,就接到伯伯的噩耗。韋德和三個好友達若、莉莉跟蓓卡前往德國參加葬禮,卻發現這椿命案並不單純,而伯父遺留給他們的另一個訊息,則是揭示出更悠遠的古老祕密……

訊息帶領韋德一行人穿梭進暗影幢幢、令人發毛的家族墳墓,再搭著飛車來到文藝復興的古都羅馬。他們發現到,亨利伯伯用性命守護的古老祕密竟是和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有關聯,甚至,他們守護的聖物就名為「哥白尼聖物」……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操縱彩虹的少年》   

      東野圭吾真的是個很特殊的作家,題材多樣且想法新穎,真正吸引我的不是故事裡頭的高潮,反倒是整個故事的發想點耐人尋味,而且故事裡頭充滿了正能量,讓人會期待這個故事會是真的,就算沒發生在自己的人生裡,也很希望這地球上有某個角落正在進行著這故事,像前陣子看的《解憂雜貨店》,就是這樣的好故事。


      不過這本《操縱彩虹的少年》雖然也是正能量滿滿,但是裡頭藏著一些對不同世代間溝通的期許,以及對社會權力結構的嘲諷。打個比方說好了,今天家裡有個青少年,他是叛逆好還是乖巧好,有主見的人就很容易叛逆,乖巧的背面就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作者塑造了一個優秀、不從眾,也懂得如何與大眾互動的角色,因為優秀的叛逆是被這社會認同的,而主角從小就展現了對顏色的敏感度,甚至進一步以光來呈現他對顏色的體會,再加上節奏的力量,創造了「光樂」這新穎的產物,甚至可以藉光來傳遞複雜的訊息,更進一步的以光來解讀人的感受。


      老子道德經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現代社會的聲光刺激頻率之高或許讓人的感官越來越遲鈍,慢慢的越來越看不到原本顯而易見的事情。作者引用了不少科學分析、宗教及哲學的論點,讓整個故事背後的假設論點更穩固,看似編造的故事可信度越來越高,我猜我會有一點時間跟人相處時都會注意看每個人身體是不是有流露出光芒了。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