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殺人的到底是誰?

一個人拿著刀殺人,殺人的是人還是刀?
一個充斥著惡意與不信任的社會,一件又一件的隨機殺人事件
殺人的是人還是這滿溢的惡意?

具體而論,如果殺人的兇手是個案
像是希特勒這種人
宰了這個人,就不會有消滅猶太人這種滅族的作為
那提早宰了這兇手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如果殺人的兇手不是個案,而是通案時
殺了一個他,還有千千萬萬個他
那宰了兇手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那就必須把問題外化,處理問題而不是處理人
因為還有千千萬萬個沒有前科,有潛在可能性的未來兇手
我們又沒辦法像關鍵報告裡的湯姆克魯斯一樣
提早在他還沒犯案前,就直接把兇手逮捕到案
也不可能大規模屠殺
像希特勒屠殺一群自己討厭的種族,或是像二二八一次屠殺可能反抗的精英份子
那該怎麼辦?

分析一下千千萬萬個他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會有人不把人當人看,甚至不把人當一個生命看
說砍就砍了,不會覺得殘忍或是不忍心
容我大膽假設
因為這社會有越來越多人不把人當人看
階級的分層是決定性的因素
階級的難以流動讓部分富裕的人無聊,部分貧困的人有無力感
無聊的人要找樂子,尋找刺激
無力感的人會沒有目標,但人原始的生命力又會尋找出口
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事情了
前者有李宗瑞的性侵案,會這樣一個又一個性侵,就是沒把人當人看
殺人是創造生命之外另一種主宰生命的手段
讓自己的無力感得到解脫,得到掌握權力的快感

死刑能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1. 死刑只能解決已經犯案的,解決不了還沒犯案的。
2. 今天如果一個人在殺人後,手上有個人質,今天如果法律規定殺人者必死,他會繼續殺,殺個夠本還有賺,還是會停手,放了那個人質?
3. 死刑滿足的是旁觀者的期待,還是被害者的期待,這次的受害者媽媽一次都沒提到要判死刑,她可是強調家庭跟教育的人,觀眾們沒聽到嗎?
我不反對死刑,只是覺得死刑並不會解決問題,而且根據我以前去上過的法律課程,我所接觸到的實務工作者,不管是律師還是警察,大多反對死刑,反對的原因不是同情那些兇手,而是以實務操作來說,死刑反而會更難處理犯案當下的情況,甚至會造成更多的死傷,而這不是我們所要的。

我記得一篇故事中,有個人請教正在進行超渡的大師,超度的意義是甚麼?大師回應他,超渡的對象是生者,而非死者。

湯姆漢克在一次畢業演講中提到,這社會一直在變好,也一直在變壞,兩個力量都一直在滋長,善意跟惡意的力量的拉扯過程中,你要站在哪一邊?這社會是不公平的,以教育來說,起跑點、資源跟升學方式都不公平;以經濟來說,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跟努力與智商以及愈來越沒關係;以社會地位來說,階級複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時代的三級貧戶已經不可能當總統了。在這樣極度不公平的時代裡,要維持對人的尊重與關懷,是很不容易的,不管你是貧富貴賤,或者面對貧富貴賤,都能夠記得把人當人看,這才是讓社會成長的正能量。

消滅已經犯案的兇手無濟於事,消滅的那千千萬萬個潛在未來兇手更是不可能,甚至那千千萬萬個潛在可能凶手根本沒有案底,沒有任何前科,你憑甚麼消滅他,我們要消滅的是在這社會中不斷滋長的冷漠與惡意。

死刑真的不是重點,許多地方首長、民代跟專家都知道,但是為了應付這民粹當道的社會,他們選擇沉默或是附和,勇於思考與面對的人反而被媒體與大眾抨擊,但任何的選擇應該都要經過正、反、合的過程,思考一下支持的後果,思考一下反對的後果,最後再做結論,用情緒來判斷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事情的,更別說是以情緒反應來建立一個制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