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s1

glass2

 

這是我最近發明的小遊戲,在惠貞老師與曉恩老師的協助下,遊戲的架構更呈完備

幫助學生評估自身狀況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技巧

而互動的方式又包含了支持與否定

實際操作的玩法挺複雜的

簡單的遊戲規則如下

1.每個人評估自己狀況,很有自信拿五顆玻璃珠,很缺乏自信就拿一顆玻璃珠

2.由其中一人開始發言,發言不管是很家常的瑣事或是很荒謬的事都可以,前提是必須跟發言者本人有關

3.團體開始順時針方向發言,如果是肯定發言人就給出一顆玻璃珠,如果是否定發言人就拿走一顆玻璃珠

4.如果回到發言人之前,盤子裡的玻璃珠清空,使玻璃珠清空的人必須受罰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未命名



如果將學生分成這幾類,大家最喜歡哪一種學生呢?
第一種很難教,跑不動,怎麼跑怎麼錯
第二種更難教,動力滿滿,講不聽,一直撞牆
第三種讓人很無力,穩是穩,跑很慢
第四種最棒,但第四種學生根本不需要你教,妳只需要適時的提醒他就好

上一段的口吻是用一種很被動很無奈的角度去看待教書這件事
但如果轉換角度呈較為積極的情況
我們或許可以思考其他問題,例如
1.哪一種學生的可塑性最高?
2.哪一種學生最需要幫助?
3.教好哪一種學生對社會幫助最大?
或許會有不同的思維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2   

說來不好意思,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還真沒看過星際大戰,但在周遭的朋友聊天以及電視媒體的播送下,多少也知道光劍、原力、絕地武士,甚至有些星際大戰迷製作小型的反重力裝置,在看到有這機會試讀星際大戰時,我內心是很雀躍的,一部作品會成為經典,絕對有它的道理在的,更何況著迷文學的我,偏偏又以自然科學為職業,文學與科學之間的微妙關係,不敢說懂,但也體會不少。簡單來個問題:是文學領導科學,還是科學領導文學呢?大部分的人第一次聽到這問題,總是會愣了一下,然後回答科學,但以科學教育為業的我,卻可以肯定的告訴各位,文學才是領導科學的,原因很簡單,人所能想像的才能被製作出來,換言之,你連想像都無法想像的事物,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這世界上。我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部影片,有幾個星際大戰迷在沙漠鋪了一條可以通電的電磁鐵道,製作一台小車子,可以利用小說裡的原理,用反重力裝置(其實就是磁浮)讓車子上浮,再以其他動力讓車子前進,雖然只是小小一段距離,但這代表的是無窮的可能性,想像力真的就是人類的超能力。
故事的主軸很清晰,主軸還是典型的正邪大戰,正義一方有著老雞帶小雞的梗,深藏不露的老師傅教出個大逆不道的徒弟,將武林中會武功的人(就絕地武士)殺得乾乾淨淨,最厲害的那位徒弟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基因,陰錯陽差的遇到這位老師傅,老師傅也找到機會把有可能失傳的功夫傳給了這年輕人,這功夫不是獨孤九劍,而是原力,一個奧妙無比,進可攻、退可守的神祕力量,當然一個好故事絕不可少的當然還要有一個正妹,最好還是個公主,男主角費盡千辛萬苦救出她之後,最後在重要的戰役扮演關鍵角色,毀了敵人的堡壘,最後留下幾個伏筆。伏筆一:老師傅還活著嗎?伏筆二:大逆不道的徒弟還活著,伏筆三:男主角還沒練成厲害武功,到目前只靠天分在混飯吃。
這類的故事到後來幾乎有基本的型存在,星際大戰會成為經典絕對不是因為這些基本老梗,而是他的創意,關於那兩個七爺八爺機器人的基本設定,甚至還有模擬人類的感官系統,交通工具的設定以及神秘的原力。除此之外,壞人主角維達的存在,的確讓讀者感到強大的壓迫感,兩位高手的光劍對決,堪稱經典,就算你沒看過星際大戰,也該看過光劍玩具。
星際大戰是很早期的作品,但裡頭的超時代的構想,即使過了數十年,回頭來看這部作品,這些科技的新穎感依舊,被創造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我樂見這樣結構清晰的作品外,也喜愛這樣的創造力改變全體人類生活的情況,想像有一天路上都是反重力的交通工具,汙染就減少了,登革熱的疫情加重,手拿光劍就可以殺蚊子了(文明社會還是不適合拿來砍人啦),這世界一定會更有趣。



【作品介紹】
史上最受歡迎的科幻電影!
《星際大戰》電影之經典原著小說!

內戰時期,反抗軍艦艇從祕密基地出擊,不但在對抗邪惡銀河帝國的戰役中贏得第一場勝利,反抗軍諜報員更成功竊取帝國的終極武器「死星」的祕密藍圖,這種裝甲太空站擁有的火力足以一擊摧毀一整顆星球。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