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頭磨利了再砍樹
即使花了些時間磨斧頭
整體來說,效率還是比較快

休息的時候
如果能先放鬆再休息
休息的品質也會比較好

最近在推廣楊定一教授的靜坐(點圖片可進入文章連結)

楊定一

靜坐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牌卡好玩的地方就在於
你所看到的牌卡其實加注了許多妳自己主觀的投射
同樣一張卡片
給不同的人拿到
解讀可以是天差地遠

這一次給資優班學生的玩法是
每個人自行抽一張自己喜歡的卡
將牌卡放在白紙的正中間後
畫滿整張白紙,最後與大家分享自己心中的這幅畫

上課實景.JPG  

 

很巧的是,國一與國二的學生有兩個人選了同一張卡片
解讀完全不同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背光的所在



活動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77757442447482/

《 背光的所在》讀後感

光和影是互相依靠,有光才有影,世事也是如此,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作者利用些幽冥之事與不同場合發生的故事,帶讀者去看一些表面的光鮮亮麗,內地裡的不堪。
這本書包含了好幾個短篇故事,在讀每一篇故事的當下都會覺得應該還有後續,應該不只如此,作者應該是在埋梗,接下來應該會有甚麼角色會跟前面的有關,然後出現更大的場面。但是,都沒有,一個個故事都幾乎獨立的存在,而故事裡的第一人稱與那位神祕的家明之間的互動與關係也沒有任何著墨,喊簡單的對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作很沒有介入與互動的陳述,彷彿故事裡的當是人與家明跟我們這些讀者一樣,都是旁觀者,而不是故事中的人物。
想像你去一家大餐廳,點了套餐,主廚送了開胃菜之後就無聲無息了,當你去問,主廚告訴你菜上完了,再去下一家餐廳,又遇到一樣的狀況,連去個五家,吃完五份口味類似的開胃菜,胃口是開了,但肚子可是咕魯魯的叫,餓死了,看這幾篇故事給我的感受就是如此,激起人的好奇心也鋪陳的很好,正想更深入去探索的時候,沒了,換下一篇,連續好幾次這樣。
如果針對每個案主的情況與處理後的事情發展,能夠進一步的去發揮,這些故事會更有血有肉,家明跟主角也不會那麼像旁觀者,會更有人味,這些故事也會更讓人回味無窮。



andy3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